鎢是我國在世界上具有優勢地位的稀缺資源,由于它特有的性能,被廣泛應用于國防工業、航空航天、信息產業、制造業等,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隨著我國與世界經濟的增長,對鎢的需求在逐年增長,同時鎢資源的消耗也在以驚人的速度加快。為力保我國鎢業優勢地位不失,保證國民經濟發展對鎢的需求,仍需要國家有關部門、企業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和走自主創新之路來共同努力。
國內鎢精礦價格在飛漲
由于需求增加,國內鎢精礦市場已經從供大于求變為供不應求,價格也逐年上升,今年更是一路飆升。鎢精礦價格變 化 元/噸年月 2003年 2004 年 2005 年 1月初 1 月末 3 月底 現在價格 24069 35500 43000 47000 90000 120000
了解鎢資源現狀嗎
世界鎢資源
我國鎢儲量在世界上的地位目前仍居首位,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02年公布的世界鎢儲量情況,中國的儲量基礎(鎢含量)為110萬噸,占世界的35.5%。
世界鎢儲量情況(2001年)
單位:萬噸國家 儲量 儲量基礎 國家 儲量 儲 量基礎中國 77.0 110.0 葡萄牙 2.5 2.5加拿大 26.0 49.0 巴西 0.8 2.0俄羅斯 25.0 42.0 緬甸 1.5 3.4
美國 14.0 20.0 奧地利 1.0 1.5韓國 5.8 7.7 朝鮮 3.5 玻利維亞 5.3 10.0烏茲別 克斯坦 2.0
澳大利亞 0.7 7.9 其他 30.0 45.0泰國 3.0 3.0 世界 總計 190.0 310.0
我國鎢資源我國鎢儲量分布(2003年) 單 位:WO 3噸省區 儲量 基 礎儲量 所 占比例(%)資源量 資源儲量 所占比例(%)湖南 555196 1312512 45.8 725391 2037803 35.8
江西 398261 597112 20.8 474978 1072090 18.8
河南 160981 291310 10.2 280462 571772 10.0
11468 132328 4.6 239388 371712 6.5
廣東
廣西 3637 73466 2.6 249302 322768 5.7
福建 146314 245400 8.6 58815 304215 5.3
20591 46976 1.6 198811 245787 4.3
云南
甘肅 3881 21444 0.7 216764 238208 4.2
黑龍江 35910 48830 1.7 147028 195858 3.4
內蒙古 21252 31325 1.1 123095 154420 2.7
湖北 34757 48343 1.7 24827 73170 1.3
山東 0 334 0.01 46761 47095 0.8 安徽 1346 2403 0.08 22201 24604 0.4
浙江 6093 7062 0.2 2670 9732 0.2 吉林 3646 5483 0.2 3610 9093 0.2 貴州 0 0 7890 7890 0.1
青海 1356 1924 0.07 535 2459 0.04 北京 0 0 1458 1458 0.03 四川 0 0 1121 1121 0.02
河北 0 0 816 816 0.01 遼寧 0 0 397 397 0.007 合計 1404689 2866252基礎儲 量100 2826320 5692572資源儲 量100
鎢礦山
礦山生產能力
2003年我國鎢采礦能力1221.2萬噸,選礦能力1358.84萬噸。2004年,湖南郴州新田嶺鎢鉬鉍礦區開發,江西下桐嶺鎢礦區、安徽績溪瀛洲鎢礦等礦山正在擴大生產能力,預計生產能力增加100萬噸,2004年采礦生產能力為1321.2萬噸,選礦生產能力為1458.8萬噸。
鎢精礦產量2004年全國鎢精 礦產量 單 位:噸省區 產量 同期比(%) 省區 產量 同 期比(%)江西 50968 12.76 河南 1214 一年無產湖南 19993 37.82 內蒙古 1018 1.53 廣東 8768 131.99 浙江 260 -12.46
廣西 1636 15.70 甘肅 101 -66.45云南 1419 0.01 全國合計 85378 25.93
按照2004年鎢精礦平均價格33000元計算,銷售收入28.17億元。
根據《世界金屬統計》統計,2003年世界鎢產量為50007噸鎢金屬量,該《統計》對中國的產量統計是43762噸,所以國外產量是6245噸。折成三
氧化鎢65%的鎢精礦,世界產量則為97101噸、中國產量84975噸。中國鎢精礦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87.5%。
需求變化預示著什么
全球對原鎢的需求為5.5萬~5.7萬噸,其中國內對原鎢需求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逐年增加。
近年我國鎢需求
單位:噸鎢項 目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預)鎢需求 12538.113967.3 15116.1 16999.818631.1 20000
2004年需求中,
硬質合金消費9308.1噸、特鋼(高速工具鋼和部分含鎢
模具鋼)消費量5839噸、鎢材(鎢絲、鎢合金、鎢電極、高比重合金等)2285噸、化工(催化劑、顏料、油墨、醫藥、食品等)1199噸。
高速增長的對鎢的需求,使國內鎢精礦生產量達到歷史*高。
繁榮背后的隱憂
我國鎢產量過大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04年鎢精礦產量已經達到85378噸,比上年增長25.9%。創歷史*高水平!
我國鎢精礦產量在1990年曾經創造過一次歷史*高水平,那時全國產量是62810噸,當時礦山開采秩序非�;靵y,亂采濫挖非常嚴重,資源破壞、價格低迷、國有礦山嚴重虧損,國家拿出大量資金補貼國有礦山職工生活,并于1991年下發國發5號文件,把鎢、錫、銻及離子型稀土列為國家保護性開采的特有礦種。
1991年后,政府曾先后下達20多個對鎢業進行治理整頓的文件,如對出口鎢品實行總量控制、改革鎢品出口體制、核定鎢品出口企業和出口供貨企業名單、公布經過申核的具有鎢采礦資格的鎢礦山名單、對全國鎢精礦生產實行總量控制、下達各礦山的分量控制指標等。但一方面由于國內外對鎢的需求逐年增長,另一方面由于地方保護,加上對文件沒有有效的執行辦法,使國家對鎢行業的宏觀控制效果甚微。2002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的全國鎢精礦產量再次突破6萬噸,為69952噸,已是1990年產量的1.11倍;2003年產量增加到70216噸,2004年更是達到85378噸,是1990年產量的1.36倍。
我國鎢品出口量過大
2004年我國鎢品出口量27677.7噸(鎢含量),加上硬質合金出口量,已經突破3萬噸,約為3.03萬噸,這是我國鎢品出口歷史上的新紀錄。由于2004年國內鎢消費量約為1.86萬噸,這樣,2004年出口鎢品量占了我國鎢品生產量的62%。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前,我國出口鎢品量*高年份不超過2萬噸,一般在1.5萬噸左右。80年代中期后,隨著國內鎢產量逐年增長,出口鎢品的低價傾銷,出口量逐年增長,90年代年均出口量已經超過2萬噸,其中,1999年更是達到歷史高峰2.76萬噸!本世紀5年我國鎢品出口量都在2.3萬噸以上的高位,2003年達到2.97萬噸,而2004年更是達到了新的歷史高峰!
三年世界鎢精礦產量分布
單位:鎢含量/噸年份 歐洲 非洲 亞 洲 美洲 大洋洲 西 方合計 前蘇聯 朝鮮 等 中國 總計19855121 610 5634 8010 1981 21356 9200 1050 25122 5672819951520 85 310 1545 0 3460 4000 160 27438 3505820032091 55 35 584 0 2765 3400 80 43762 50007
由于中國對世界鎢市場充足的供應,國外鎢產量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后逐年下降。1985年,中國產量是世界產量的40%,當年我國鎢品出口量為17990噸,占國外原鎢供應量的40%。1995年,我國原鎢供應所占比例就發生明顯變化,已占世界原鎢供應量的78.3%。當年我國鎢品出口量是21652噸,占國外原鎢供應量的74%。國外礦山大都已在80年代后期開始停產。2003年,中國產量已占世界產量的87.5%,當年我國鎢品出口量為2.97萬噸,占國外原鎢供應量的82.7%。
我國鎢資源消耗過大
根據美國礦務局公布的世界鎢儲量報告,1994年我國鎢儲量占世界鎢儲量的44.3%,7年后,我國鎢儲量占世界鎢儲量的比例已降為35.5%,下降了8.8個百分點。我國鎢產量與 世界鎢產量 比較 單 位:W O365 萬噸年 份 1914 1948 1949 1985 1986 2003世界產量 84.7 315.2 149.8我國產量 23.73 127.9 101.9我國所占比例% 28 40.6 68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的近三年鎢精礦產量,我國共生產鎢精礦225546噸,年均生產75182噸。實際上,統計的鎢精礦產量與每年鎢精礦供應量有著一定的差距,2002~2004年實際供應量年均為80942.5噸。
按目前我國采選技術水平,年消耗鎢金屬儲量約9萬噸,三
氧化鎢儲量11.4萬噸。2004年鎢的資源儲量為569.26萬噸,目前正在生產的100個礦區鎢資源儲量為290.7萬噸;儲量大于1000噸但品位小于0.2的礦區3個,儲量為4.9萬噸;基礎儲量為0的礦區11個,儲量為32.5萬噸。所以即使按資源儲量計算,目前正在生產的鎢礦區按目前生產量靜態規模生產,*多維持22年,如按基礎儲量計算,靜態規模生產年限則只能維持10多年。
鎢品生產能力過大
2004年,44家鎢冶煉企業的APT生產能力為11.59萬噸,較上年的10.79萬噸,增加8000噸,增加7.4%;65戶
鎢粉生產企業的
鎢粉生產能力5.01萬噸,較上年4.27萬噸增加7400噸,增加17.3%;201戶硬質合金生產企業的硬質合金生產能力2.58萬噸,較上年的2.13萬噸增加4500噸,增加21.1%;33戶鎢絲生產企業的鎢絲生產能力247.1億米,較上年的221.7億米增加11.5%。
實際上2004年APT產量4.78萬噸,產能利用率為41.2%;鎢粉2.12萬噸,產能利用率為34.6%;硬質合金約1.49萬噸,產能利用率為57.8%。但預計2005年正在建設或籌建的APT生產線還有1.8萬噸,在建籌建的鎢粉生產線還有8900噸,在建籌建的硬質合金生產線還有2000噸,鎢電極、鎢絲、
鎢條桿、高比重合金、其他鎢鹽的生產線還在紛紛建設。
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嚴重
新上的生產線一般技術含量不高、環保條件差、產品質量一般,由于市場需求大,用低價格競爭的辦法,把產品擠入國內外市場。這樣,既浪費了資源,又對正規鎢品生產企業的生產經營構成威脅。同時,新上的生產線開工后又必須占有相當數量的鎢原料及鎢的中間制品,使流通于供求之間的原料造成緊缺,價格短期內暴漲,損害中國鎢工業的健康發展。
市場競爭能力與國外企業差距過大
近幾年,中國鎢工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技術進步、設備更新、規模擴大、產品多樣化、產品質量提高、經濟效益上升。但和國外鎢工業相比,仍然有著非常大的差距。
中國鎢工業幾個*大的集團2004年銷售收入在國內占了很大的比例,但與國外一些著名的鎢企業相比,差距非常大:在中國鎢行業中銷售收入排名*、技術裝備*好、生產經營管理*的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也只有美國肯納金屬2000年銷售收入(18.5億美元)的16.4%。主要是中國鎢工業企業的產業規模、技術裝備、生產工藝、經營管理等與國外先進鎢企業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中國鎢工業還沒能改變為國外鎢深加工工業、鎢制品工業擔當提供鎢初級產品的角色。
國外先進鎢企業如瑞典山德維克、美國肯納金屬、以色列依斯卡、日本東芝、奧地利普拉西等都在中國設立子公司或辦事處,搶占中國龐大的機械加工、礦山等用鎢的市場。外國公司
刀具產品在中國市場銷售份額已占到25%。中國硬質合金大多為中低檔產品,出口量雖占國際市場流通量的20%,而銷售收入僅占1.5%。國內數控市場至少有10億元份額,2004年株硬的數控
刀片可達到1.4億元,還有8億多元的市場被國外企業占有了。
為我國鎢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了實現鎢業經濟發展目標,須從以下幾方面共同努力。
減少產量,以延長鎢礦山的服務年限;鼓勵對鎢資源的地質勘探工作;國家對新發現的礦區,進行一定年限的資源儲備;提高鎢采選的回收率、鼓勵其他金屬礦山伴生鎢的綜合回收;鼓勵企業對國外鎢資源的利用;制止鎢制品生產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建立鎢品生產企業的準入制度;提高鎢產品的技術含量;逐年減少我國鎢初級制品的出口量;建立鎢精礦的國家儲備和政策性鎢制品儲備;隨著全球鎢資源的緊缺,外資進入我國鎢行業中的資源性領域或初級鎢制品生產領域逐年增加,這無疑將會加速我國鎢資源的消耗速度,所以政府應在這方面制定有關政策。
根據中國鎢業協會2004年對全國鎢行業調查,我國對廢鎢的利用率相當低,只有鎢供應量的10%,而國外先進國家的廢鎢利用率一般都在30%以上。而且國內目前廢鎢利用的廢鎢合金、廢硬質合金2/3以上是從國外進口的。我國是世界上鎢消費的*大國家,每年1.8萬噸消耗中,硬質合金占了一半,如果能回收1/3,就是3000噸鎢金屬量,相當于少消耗鎢精礦6300噸、少消耗9000噸三氧化鎢儲量。如果我國廢鎢利用能提高10%,每年就可以少消耗我國1.4萬噸鎢儲量。所以,對廢鎢利用應予重視。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