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屬企業主要以資源開發和初級冶煉加工為主。經過幾十年的開發和發展,可利用資源越來越少,有些資源已趨于枯竭。為了使資源合理利用,近幾年來,陜西有色集團在科學利用資源方面創出了新路。
重視資源回收利用提高市場競爭力
陜西有色集團組織在礦山企業加大提高資源的回采率,降低貧化率,*大限度地利用可回收資源,延長礦山的服務年限,使企業的各項生產指標得到顯著提高。金堆城鉬業集團過去在困難時期,曾把入選品位調整在0.13%,把低于0.8%以下品位的礦石堆放起來,隨著鉬價格的好轉,企業嚴格限制富礦的開采,鉬的總產量調整在一個合適的基準上,把入選品位調整在0.125%,2004年搭配低品位礦石100余萬噸,就該一項指標,年可節約開采成本約3000余萬元。公司先后投資3000萬元回收鉬尾礦中的銅、鐵、硫,年可產銅金屬量約1000余噸,產鐵精礦30000余噸,產硫精礦45萬余噸,2004年所回收產品的總產值達到1.5億元。
陜西銀礦是一個多金屬礦床,但由于初期地質工作程度低,地質儲量和可采品位出入很大,企業在擴大產能的情況下,把銀的入選品位從原來的180克/噸礦調整為140克/噸礦,*大限度的回收有價元素銅、鉛、鐵,使企業擺脫多年的虧損局面,逐步走向穩步發展的道路。
依靠技術進步加強地質探礦工作
陜西鉛峒山礦業公司二里河礦山的回采率由原來的80%左右提高到90%左右,每年可增收2500~3000萬元,在入選礦石品位相對前幾年較低的情況下,加強各項指標的控制,不斷提高選礦回收率,鉛的選礦回收率達到87%,精礦品位65%左右,鋅的選礦回收率達到94%,鋅精礦品位>55%以上,各項含雜低于國家標準,其品質一直在國內處于先進水平。鳳縣四方金礦是一個大而貧、有價元素單一的金礦,礦石品位低,過去采用選礦、堆浸兩種方法,年產生堆浸廢渣20余萬噸,多年產生的堆浸廢渣使企業發展受限。2004年企業對選廠進行改造,日處理礦石由原來的800噸擴大到2000噸,入選品位1.8左右,改造后消除繼續生產堆浸廢渣帶來的環境壓力。2004年,四方金礦采礦損失率控制在12.36%。貧化率控制在12.50%,分別比2003年下降了..18和0.19個百分點,選、冶回收率設計為88%,實際生產中已達90.65%,屬低品位金礦回收的先進指標。
回水利用環境治理顯著陜西有色集團這幾年在水資源的利用上,一直加大回水利用,取得可喜成績。其中金堆城鉬業集團、陜西有色礦業公司、鳳縣四方金礦、二里河鉛鋅礦的回水利用率都達到85%以上,超出國家規定10個百分點,年可多余回收利用廢水約350.5萬噸。寶雞鈦業集團根據加工企業的特點,重視廢舊資源的回收利用,重復利用工業廢水50萬噸,重復利用率達到80%以上,年節約費用170萬元。
金堆城鉬業集團先后完成燃煤干燥鉬精礦為蒸氣干燥鉬精礦、鉬棒熱扎煙氣的治理、鉬酸銨廢氣廢水等項目的治理。有色礦山公司完成兩個尾礦庫廢水的綜合利用后,使尾礦庫廢水的回用率達到90%以上。另外,在新建項目上做到環保治理工藝不過關的項目不上,治理工藝落后的項目不上,堅持采用新技術、新工藝、高標準、嚴要求,組織做好環保治理工作。寶雞鈦業集團在含酸廢水的治理中大膽采用海水淡化技術中的逆向滲吸法,年處理酸洗廢水20余萬噸,既解決了過去采用中和法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又可以回收廢水中的硝酸、氫氟酸,年可產生經濟效益50余萬元。漢中八一鋅業公司在鋅冶煉的建設項目制酸工藝中大膽采用國外動力波高效洗滌器和阿法拉伐板式換熱器,投入運行以來,轉化率指標一直維持在99.6%以上,吸收率保持在99.95~99.99%,尾氣中的二氧化硫含量250~500mg/m3,遠遠低于國家排放標準,已達到歐盟國家的排放標準。
在環境項目治理中,陜西有色集團一方面依靠自身能力,組織或鼓勵企業自籌資金,一方面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國債的支持,使企業的環保治理技改工作取得重大進展。1999年金堆城鉬業公司爭取國債9000萬元,完成了鉬冶煉廠二氧化硫治理的基礎工作和3000噸鉬酸銨項目的建設;2001年銅川鑫光鋁業公司爭取國債29000萬元用于環保治理;2005年3月全部完成老系統50000噸自焙槽改預焙槽的改造,生產能力由原來的60kA提升80~90kA,全年生產能力由原來的50000噸提高到80000噸,擴大產能60%;同時加快15萬噸電解鋁技改項目的建設,一期的75000噸2005年內投入生產,2006~2007年將全部建成投產,其技術水平、工藝要求、環境保護全部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02年,漢中八一鋅業公司因原企業資源枯竭,逐步由礦山企業向冶煉企業轉型,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爭取環保治理國債7000余萬元,2005年完成10萬噸鋅冶煉項目的建設,硫酸生產能力達到20萬噸,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在國內鋅冶煉行業處于先進水平,經濟效益大幅度上升,為礦山企業再創業走出一條新路。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