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信息長沙9月9日電(熊佳斌)在資源利用上大打“節約牌”的湖南柿竹園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使礦山的礦床可開采年限延長130多年。今年1至8月,公司實現銷售收入近3億元,實現利潤同比增長4倍多。
柿竹園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目前*大的鎢精礦生產企業,公司礦床中礦石資源量3.6億噸,金屬資源儲量167.2萬噸,其中鎢的儲量占世界儲量的 20.7%。擁有如此豐富的礦產資源,“柿竹園”從1996年到1999年卻虧損了1330萬元。公司負責人認為,這是以前粗放生產方式所致。過去,員工認為,柿竹園的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浪費一點也不過是九牛一毛。過去企業采用“有水快流,富礦先采”的辦法,把許多富礦的“心”掏空了。長期不注重資源的綜合回收,很多有用的礦物被作為廢渣排放出去,如瑩石就100%的流失了,硫、鐵、錫、銅也沒回收。專家估計,如果按這樣的粗放方式開采,“柿竹園”的礦產資源*多可開采20年。
2001年,由債轉股整體改制而成立的柿竹園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強化員工的資源節約意識,改變粗放開采方式。在采礦上從過去的愛“富”棄“貧”到貧礦富礦兼采。公司與長沙礦山研究院合作,提出“崩落法”這一采礦新方案,解決了以前30多遺棄的貧礦開采問題,同時積極回收一些邊邊角角老窿老井的殘礦。在選礦時咬住回收率不放松。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柿竹園”的回收率只要提高一個百分點,按現行價格計算,公司就可增加300萬元左右的經濟效益。通過采用“新型白鎢加溫法”等選礦新方法,不僅簡化了工藝流程,減少了其他金屬的流失量,鎢的回收率更是從40%-50%提高到72.18%。瑩石的回收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公司與浙江中瑩公司合作,形成了年產10萬噸瑩石的規模。今年以來,“柿竹園”還成功回收了銅、錫、硫等多種金屬30多萬噸。
采礦企業是耗水、耗電大戶,“柿竹園”在水資源利用上大打“循環”牌,使河水和井下廢水都為生產發揮作用,并建設了一個裝機容量2600千瓦,年發電量1000多萬千瓦時的水電站。公司還將能耗高的空壓機、圓磨機、水泵等安排在零點運行,既降低了成本,又減輕了電網負荷。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