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由寧波市工商業聯合會、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金屬加工雜志社支持,寧波市切削工具商會、中國機械工業金屬切削刀具技術協會主辦,寧波市甬商發展研究會、寧波雅卓展覽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2025年度中國機床工具精工智造高峰論壇暨寧波市切削工具商會“鷙銳之夜”在寧波隆重舉辦,同時本活動受到了各行業地方協會、商會的協辦支持。
論壇以“深耕細作?開拓創新?內外聯動?高質發展”為主題,300余位行業協會/商會代表、*企業代表以及媒體代表等齊聚一堂,探討和交流機床工具產業鏈的*新發展和未來趨勢。金屬加工雜志社受邀出席,并進行全程直播。
寧波市工商業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樂敏為本次論壇致辭,她表示:本次論壇機床工具行業*企業家們和知名專家們溝通交流、共同探討未來行業發展的平臺,是一次行業盛會,對于進一步把握切削工具產業發展的新理念和新趨勢有積極和深遠的意義。寧波作為東南沿海的重要制造基地,制造業實力強勁,目前已成為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突破百家的城市。有良好的切削工具產業發展基礎,已形成配套完善的產業鏈,期待和大家一起,共同推動寧波切削工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機械工業金屬切削刀具技術協會秘書長許剛也為本次論壇致辭,他指出,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和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機床工具行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呼吁全體行業同仁,不斷深耕細作,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同時加強內外聯動,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共同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剖析國內外市場發展
環球資源中國區副總裁吳運強以《開拓新興的越南電子制造市場的研討》為題,詳細分析了越南制造業市場的現狀、發展潛力以及進入該市場的機遇和挑戰。他通過大量的數據和案例,展示了越南在電子制造領域的快速發展以及對機床工具等相關產品的旺盛需求,為我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提供了重要參考。
北京金萬眾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小明帶來的《金萬眾的內外聯動發展刀具新質生產力》報告,從市場規模、進出口情況及競爭格局分層等方面深入探討了刀具行業的現狀,指出了我國刀具代理商的共性問題,并強調企業需通過內外聯動的方式,整合資源,升級刀具產品和刀具服務,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發展刀具新質生產力。
瑞豐德永國際商務(中國)有限公司寧波總經理夏曉虎則圍繞《東南亞投資規劃與政策分析》展開演講。他對東南亞地區的投資環境、政策法規進行了全面解讀,并結合實際案例,為企業在東南亞地區的投資規劃提供了實用的建議和策略。
展示企業創新技術成果
本次論壇上,還有*企業代表分享了各自企業在技術創新、品牌塑造、數智化發展等方面的成功經驗,為機床工具企業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提供有益的借鑒。
嘉興鷙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詩陽博士帶來了《淺談金屬陶瓷與純陶瓷的技術應用》的分享。他詳細介紹了金屬陶瓷與純陶瓷材料的特性、優勢以及在切削工具等領域的應用情況。通過實際案例和數據,展示了陶瓷刀具在提高加工效率、提升加工質量等方面的顯著效果,為切削刀具行業的材料應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河南河一工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朱世照以《河一工品牌故事》為題,分享了河一工在品牌建設方面的經驗和成果。他介紹了絲錐行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回顧了企業品牌的發展歷程,強調了品牌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并展望了品牌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愿景。他表示,企業將繼續堅持“讓客戶獲得品牌價值之外的收獲”的理念,不斷提升品牌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普威特涂層技術(太倉)有限公司區域銷售經理李通帶來了《高能脈沖電弧涂層技術在切削刀具加工領域的應用》的分享。他詳細介紹了高能脈沖電弧涂層技術的原理、特點、發展以及在切削刀具加工中的應用優勢。通過汽車、鋰電池和氫能等應用行業的實際案例展示了該技術在提高刀具耐磨性、降低刀具磨損等方面的良好效果,為切削刀具加工技術的提升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寧波金智悅聯工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朝陽分享的主題是《數智化測量管理系統助力高質量發展》。他介紹了數智化測量系統的功能和特點,以及該系統在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實際應用情況。通過該系統,企業可以規避傳統測量工具的弊端,實現對產品質量的實時監控和管理,提高檢測效率和產品質量,智能決策,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5中國機床工具精工智造高峰論壇為機床工具行業搭建了一個高層次的交流與合作平臺,為行業未來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通過豐富的市場行業報告和企業分享,與會嘉賓們深入了解了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前沿技術,拓寬了視野,啟迪了思路。同時,論壇也加強了企業間的溝通與聯系,為推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信在全體行業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深耕細作,開拓創新,內外聯動,中國機床工具行業必將迎來高質發展的明天!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