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民族汽車,不能不提李書福。這幾年,在中國刀具工業的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位“刀具行業的李書福”——上海松德數控刀具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振虎。筆者見到何總的*感覺就是:人長得像,說話的語氣也像。本次采訪,筆者特就鏜削加工的發展情況、國內刀具企業專業化經營以及松德刀具的技術研發情況等與何總進行了交流。
筆者:現階段,鏜削加工技術發展趨勢是什么?鏜削加工領域,用戶的需求特點發生了哪些變化?
何總:鏜削刀具發展了這么多年,總體來說,現階段的發展呈現為兩個趨勢:一個是高效,高效主要體現在高速度以及多頭大進給兩個方面。另一個發展趨勢是高精度,從以前比較古老的不可微調刀具,到控制精度為0.05mm到0.02mm再到0.01mm,乃至發展到現在的直徑控制精度2μm,我們可以看到,鏜削刀具向高精度方向的發展趨勢很明顯。
在鏜削加工領域,用戶特點這些年來也有了一些變化,隨著用戶加工零件越來越復雜,對精度要求越來越高,導致了對大孔徑鏜削刀具、加長刀具等復雜刀具的需求加大,同時在一些特殊加工領域如風電行業,還要求刀具做到輕量化,便于使用。
筆者:您認為符合降低制造成本要求的鏜削加工解決方案應該具備什么特點?或者說在國產化方面松德有何想法?
何總:刀具成本在加工成本中占有的比例是很小的,只有2%~4%左右,所以在刀具費用方面降低成本的空間不大。松德一直堅持致力于通過提高用戶的切削效率來降低用戶的加工成本。有業內人士做過測算,如果刀具參數提高20%的話,那么整個部件的加工成本就可以降低15%,可以節省非常大的一部分成本。無論松德現有的鏜刀還是即將要開發的產品,都是圍繞“提高用戶效率,降低加工成本”這個目標進行的。
以松德*新研發的用于風電設備大孔徑加工的鏜刀來說,浙江有一客戶,在使用松德鏜刀之前,使用的是焊接硬質合金玉米銑刀進行加工。玉米銑刀的切削速度是80m/min,而松德這款鏜刀的切削速度則達到了300m/min。另外,采用銑削方式加工的孔的圓度當時也達不到用戶要求。在用戶求助于我們時,我們采用松德配有兩個精鏜頭的刀具進行加工,不僅在尺寸及加工效果上成功地滿足了客戶要求,同時在整體的加工效率上也比原來銑削加工提高了2.5倍。松德作為刀具供應商,不僅給用戶提供價格合適的刀具,更重要的是還通過優質創新的產品來*大程度地降低用戶整體的加工成本。(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